








-
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 破除市場障礙
于家電業而言,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危也有機,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意味著地方性的中小型企業不再受當地政府的保護,而是在一個充分的、暴露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將進一步使競爭白熱化,這導致中小型企業、不良企業存在被迫擠出市場的風險。而對于大品牌來說,在消除了障礙之后,將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新的市場,蠶食不良企業的資產進而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更重要的是,對中間環節保護主義的削弱,將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這讓備受成本困擾的家電企業可以獲得喘息的時機,并將上游成本的下降傳導至下游,使終端價格降低,通過利好消費者的方式,實現消費市場的逐步復蘇。[詳細]
-
全國統一大市場下保通保暢 家電行業影響幾何?
產品供給來看,全國統一市場的建立和營商環境優化有利于供給側高質量發展 全國統一大市場會激發企業主體從成本、質量、研發、服務等各個層面的充分競爭,脫離低層次市場競爭和價格競爭,從而帶動行業供給質量的整體提升,加快家電行業的產業升級。從消費端看,全國統一市場的建立有利于消費升級提質、構建經濟內生大循環 受疫情影響,我國消費整體表現疲弱,消費信心指數反彈相對有限。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經濟內生大循環,消費是很重要的環節。 家電行業供給側的高質量發展能夠更好的滿足和刺激消費者需求,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變化,從而加速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升級,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詳細]























-
6家電龍頭已申報約1700萬臺“四機”回收目標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透露,近日,已有海爾、格力、TCL、長虹、美的、海信6家龍頭企業自愿申報參加2022年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共申報“四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規范回收目標約1700萬臺,占我國全年報廢拆解量的20%。 據介紹,為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印發通知,按照“企業自愿、政府支持、示范引領、有序推進”的原則,組織開展2022年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生產者責任,發揮銷售網絡優勢,通過自建回收體系,或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平臺企業合作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回收渠道、暢通回收網絡、創新回收模式。[詳細]

-
家電巨頭們忙做廢舊家電回收 他們是圖啥
目前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21億臺,2022年預計報廢量超2億臺。這當中絕大部分是2009年~2013年開展的“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等消費刺激活動后集中進入報廢期形成的。按照家電8年~10年的使用期,這批家電正在或者即將進入集中報廢更新換代期。 各大家電巨頭都在加緊完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的建設。最早進入廢舊家電回收領域的企業是格力、TCL。截至2020年底,格力電器在珠海、長沙、鄭州、石家莊、蕪湖、天津布局了6個再生資源基地。早在2011年,TCL集團就與專業環保企業在天津合資投建家電回收拆解處理工廠。據悉,海爾首個廢舊家電智能拆解工廠也預計今年7月投產。未來行業規模來看,若能實現按照理論報廢量實現家電回收,以2019年基數測算,空冰洗、電視機、熱水器5大品類的僅僅家電回收環節的直接產業規模就可達到約250億元。除了回收環節,下游拆解也是巨大市場,而由于家電回收間接創造出的更新需求市場規模預計也將達到千億級別。[詳細]










(R) 2000-2022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家電網及其LOGO為注冊商標 Guangzhou Value mediatrans co., Ltd
版權所有 家電網 粵ICP備12093730號-1